棒棒军是什么意思 棒棒军称呼来历
他叫冉光辉,是一名重庆"棒棒军"
棒棒军是什么
棒棒军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称呼。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成为“棒棒军”,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2011年11月1日重庆市社科院发布调查报告,称重庆主城棒棒军已经开始走向消失的境地。
棒棒军称呼来历
“棒棒”一词来源于民间。在旧中国,他们大多被称为“脚夫”或“苦力”,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劳动者。
“棒棒军”之名大致是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因名字既形象又通俗,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棒棒在重庆活动,他们凭自己双肩扛下天下,因为他们通常是群体活动,所以又被称为“棒棒军”。
1997年,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的播出,直接将“棒棒军”这个纯粹的民间称谓进行了一次全国化的命名普及,乃至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关于重庆全市“棒棒”的数量,历来都有争议,有说上百万的,有说三四十万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谋生手段,由于“棒棒军”群体的流动性和随意性极大,官方不可能获得具体准确的数字。但不管如何,数字的逐年递减确是一个大趋势。
现实状况“棒棒军”的困境日益显现:一些人缺少技术,无奈当“棒棒”;街头“棒棒”如打游击,接活靠运气;年满60岁的“棒棒”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劳动力年龄范畴,但他们还得卖力养老;一些“棒棒”生活困难,一月不知肉味。
他叫冉光辉,是一名重庆"棒棒军"
棒棒军是什么意思 棒棒军称呼来历
许多年轻农民工不再选择棒棒这个行当,有如下原因:
随着交通和运输方式的改变,业务减少。比如码头,现在机械化装箱,不要“棒棒”扛了,不少人有了私家车,不需要“棒棒”了;工作环境差,收入少,物价上涨,年轻的“棒棒”选择改行; 农村现在有了低保,一些“棒棒”不需要再靠肩挑背扛,也可以回乡过安稳日子。
很多棒棒如今都转型成为了固定单位的搬运工人。
不少公司需要干体力活的工人;公司用相对固定的“棒棒”,可以避免临时喊“棒棒”带来的沟通成本,同时又避免聘用专人带来的高昂成本;街头“棒棒”更愿意当单位“棒棒”,因为这样业务更稳定、收入更高、工作条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