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假货集散地?商务部:指责中国没有根据;日前,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网店案件公开宣判,被告售假店铺被判向淘宝网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一公开宣判被认为具有示范意义,意味着中国打假售假又向前一步。但不少国外机构围绕中国侵权假冒问题屡做文章,还将中国指责为“全球假货核心集散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25日报道,商务部负责人及专家对此回应,这样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在打击售假贩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国际社会应该卸下“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各种被假冒名牌的商标
指责中国没有根据
不久前,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在联合发布的《2017年欧盟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中称,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假货生产地,而香港则是最大的中转站,总共占据了全球86%的假货份额。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回应道,“该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是不负责的,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日前,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网店案件公开宣判,被告售假店铺被判向淘宝网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一公开宣判被认为具有示范意义,意味着中国打假售假又向前一步。但不少国外机构围绕中国侵权假冒问题屡做文章,还将中国指责为“全球假货核心集散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25日报道,商务部负责人及专家对此回应,这样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在打击售假贩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国际社会应该卸下“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满地的“名牌”包
指责中国没有根据
不久前,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在联合发布的《2017年欧盟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中称,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假货生产地,而香港则是最大的中转站,总共占据了全球86%的假货份额。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回应道,“该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是不负责的,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如果是统计欧洲地区的中国假货还勉强可信,若是统计中国的假货,甚至中国假货在全球的占比,其统计方法的可靠性和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同时有媒体评论称,“中国向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产品,欧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全面掌握中国销往各国产品的海关、质监、检验检疫报告。”
实际上,治理侵权假冒是全球性难题,但中国的这一问题屡被国外“炒作”。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向本报记者分析,“国外机构以此说事,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中国的确存在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对中国在‘打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了解并不多,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中,甚至带有歧视性的偏见,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打假“清风”铁腕行动
对于上述指责的更多回应,其实是中国长期以来在打假“清风”方面的铁腕手段。早在2015年4月,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就部署开展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的“清风”行动,要求全面加强出口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查处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行为。今年1-4月,全国海关查获出口侵权商品案件4600余件,扣留货物93万多件。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年初曾表示,近3年来,我们共查处了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案件超过100万件,判决8万余人。“这个力度是相当之大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钟山说。
此外,中国民间市场主体打假也在行动中。“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曾这样表示。为此,阿里巴巴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
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
何维达认为,中国对制假售假贩假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充分说明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同时,中国在完善产权制度,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方面付诸了许多努力,这一系列工作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也应该更多披露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就,为外界客观认识中国提供素材。
知识产权强力保护
与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相呼应——如今中国每天有1.4万家新公司注册成立;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排名第22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全球创业领军者的形象与其通常留给人们的“山寨之国”和“知识产权窃取者”的形象恰恰相反,原因就是中国过去30年来逐步加强了知识产权管理。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7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件。
何维达认为,中国专利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体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国际社会要正视中国的成就,中国也应加快解决既有问题,如促进专利的产业化运用等。
孙继文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对侵权假冒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包括继续以涉及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及大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材料出口为重点,加强进出口环节监管;继续加强对重点专业市场和商品集散地的日常监管,净化产品生产源头等。
现如今假货问题越来越收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刚刚过去的315晚会又曝光了一些假货,令人惊诧不已。那么?中国假货为什么这么多呢?小编认为,这绝非某一方面的原因,它是一个综合矛盾的产物。
制度问题
在中国,经济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太不稳定了,所以无法寄希望于长期利益,也无法采取长期思维。在中国,政治因素主导经济因素。政治经常翻云覆雨。当一个“保护伞”被除掉以后,下一个上台的人可能会选择保护别人。
销毁假货
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短期思维也能大有斩获。货币扩张奖励了投机。即使不是大多数企业,也有很多企业都是注重资产获得盈利,并且很多实体经济的企业被用来从银行获得资金。
投机就是为何现在这么多企业出现问题的原因,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暴露了其债务问题。
查货假货据点
很多盈利企业将其成功归因于关系(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在中国,政府控制着企业成功所需的关键资源。比如,即使是一家餐馆想要占个好位置,也要靠影响和关系。
手里掌握关系的人往往可能并不擅长提供服务或制造产品。因此,他们彻底依赖供应者来维持他们的成功。
销毁盗版光盘
外包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做到了极致。正常的市场环境下也会有外包。但是,一家企业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通过对供应链的质量控制和(或者)制造关键部件,来对产成品负责。
在中国,外包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没有人知道每一个零部件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组装的。没有人对供应链上的产成品负责。也没人在乎,因为成功最终是依靠关系、而不是制造更好的产品。
相关法律不健全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每天都在发生。很少有人受到严厉制裁。例如,中国奶制品市场发生三聚氰胺危机以后,以国际标准而论,问题企业应当全部破产,其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坐牢。
但是,政府却在危机之后不久就让企业复活了。政府并不站在消费者这一边。这是中国消费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经济因素
中国人均收入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的十分之一。在中国有钱人很多,但更多地还是穷人。
老百姓(45.42 -0.79%,诊股)真正关注的不是GDP,而是饭馆是否在饭菜里加了化学添加剂,猪和鸡是不是用大量激素催肥的,牛奶里面是否掺入了三聚氰胺,瓶装水里面装的是不是自来水甚或其他更劣质的水。
基本上,中国消费者一出门消费就开始冒生命危险了。中国人努力工作只能挣到微薄的工资,每天还要警惕自己要买的东西。中国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是脱节的。
社会文化因素
诚信制度的缺失。在中国,所有企业都高喊着诚信,但有几家企业能真正做到?造价是普遍现象,一家企业造假,其它企业也跟风造假,在利益的面前,很少有能够坚持自己的企业原则。当造假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其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建议:
中国商品经济之路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需要方方面面的合理配合。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关键,政治改革极为重要。行政权力必须减小,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务而非赚钱。
藏富于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而非少数人的富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每一个公民能够过上健康富裕的美好生活。“国富”之根本目的还在于“民富”。“国富而民穷”从来不是一个社会得以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